苏州姑苏八点半,通过夜经济能使经济复苏吗?【转载】

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夜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被各方关注。3月10日,在全市87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苏州战“疫”进入新阶段之际,苏州重磅推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苏州有数量众多的加班夜归人,也有喜欢夜游城市的年轻人。白天忙于工作的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夜间休闲来放松身心。这样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恰好与“夜经济”高度契合,也成为苏州发展“夜经济”的一大利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夜经济”可不仅仅是苏州应对疫情的“非常之举”,更是这座城市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城市新特色,让“夜经济”成为“来了苏州就不想走”的理由。发力“夜经济”,苏州的目标更深更远。发展“夜经济”,从读懂自己的城市开始

0s01.jpg

“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姑苏”既是苏州的核心老城区,也是外界对苏州的另称,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依循自己的城市品格和文化脉络,苏州提出要深耕姑苏IP,倾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

据“苏州新闻”报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夜消费活动,苏州力争到2022年底,姑苏区夜间经济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5%以上,增速年均10%以上;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人均花费金额每年同比增长15%以上。

如何把“姑苏八点半”的特色张扬出来、显现出来?4月3日召开“姑苏八点半”全球招商网络云推介活动上,姑苏区发布“一极一环三板块多节点”的空间发展布局:

以“观前街”产业整合与提升为重点,打造苏州夜间经济的先行极;以“环护城河”水上观光带打造水上夜游环;以“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为集中建设发展的核心板块;以南节点渔家村、北节点虎丘湿地、东节点相门仁恒、西节点枫桥夜泊为主体进行多节点布局。

打开“姑苏版”投资热力图,针对“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可以看到30处载体。除原有商业体外,姑苏区的古建老宅也集体进入“云招商”。

据《苏州日报》报道,在“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三大片区中,将先行启动观前平江区域,以“浮生六记”“苏SHOW”“吃煞太监弄”“繁华姑苏”创意市集等项目,串联起中张家巷—平江路—大儒巷—碧凤坊—太监弄—新艺广场—小公园—玄妙广场的夜间旅游消费路线。

苏州之外,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网也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云南将用3年时间在全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浓郁民族风情的夜间经济集聚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有人指出,也许这次的夜经济项目真的能回复盛世观前的一点模样。疫情过后,姑苏八点半的启动势必会给苏州旅游业的复苏打上一针催化剂。但首爆之后如何良性运营?是否可以打破之前的商业僵局,将苏州夜经济真正做活,还需观望。“夜经济”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苏州积极谋划推出“姑苏八点半”品牌,抓紧营造一批标志性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景;上海南京东路479号进一步更新升级,将打造成为“沪上首家24小时营业核心商业体”……

当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慢慢恢复之时,发力夜间经济就更具现实意义——从当前看,可以拉长“营业”时间,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激发,把前期的损失尽快补回来;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Q1.jpg

而在网上,一些地区夜经济的逐步“复苏”引来网友议论纷纷。有人看到夜市上人头攒动的照片,不禁发问:人流如此密集,又有许多人不戴口罩,这么任性,真的不怕聚集性病例“回头”吗?也有人“吐槽”:晚上10点,有些城市的街上就没什么人了,黑漆漆一片,还谈什么夜生活?更有人对夜间消费的单调无趣表示了不满:看电影、吃宵夜、逛大街,除了这些,还能干点啥?

南京某学院一位讲师认为,夜间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较大阻力是配套措施不够完善,“部分城市夜间警察配备少,存在安全隐患;不少城市公交车、地铁23点前就已经停运,给夜归人带来了交通上的不便;还有的地方店铺早早打烊,让人想消费却无处可去,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已经不适应夜经济的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某院长表示,要想在夜间消费中掘金,还可以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增加夜间游览产品供给。

Q2.jpg

全方位掘金夜消费,2019年武汉入选中国夜经济十强城市。

夜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因地制宜。“目前夜经济发展多以‘吃喝类’产品供给为主,精神要素含量高的产品供给少,玩得没有内涵。”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某研究员认为,“千城一面”的亮化工程,缺少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类产品也供给不足,不利于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业态。

此外,专家指出,管理夜经济也需要智慧的“头脑”。城市对夜间消费的管理,难度要比管理白天经济更加大。既要放活,又要管好,这需要各部门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也需要政府既做好“掌灯者”,又当好“随行人”。

与此同时,疫情也给夜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调和过去集聚式的夜经济发展模式与如今更受青睐的分散式消费风向?


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空间大

不难发现,疫情过后,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进一步上升,凡能在网上解决的都尽量避免线下接触,美其名曰“省一只口罩”。各地对夜经济也提倡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鼓励二者齐发力,引领新兴消费模式。

2019年底,某平台发布的《中国网民“夜经济”指数报告》显示,在夜间消费项目中,晚餐外卖、去饭店吃晚餐、夜场电影这三者以线上形式预订的最为频繁。此外,观看网络直播也成为许多人夜间消遣娱乐的选择。

发力线上夜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群聚式消费,令人安心,同时又与现代购物习惯不谋而合,成为线下消费的有益补充。

Q3.jpg

浙江省安吉县某自然村艺术光影秀的“森林迷宫”区域(2019年7月11日摄)

正如某经济学家所言:“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夜间经济的背后是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夜间经济形态,将文化与消费完美交融,培育新的增长点,不失为撬动夜间消费需求的突破口。”

在提升夜经济品质之余,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不少地方的夜经济,仍存在反反复复、朝令夕改的误区。有专业人士认为,夜间经济是经济波动中的临时之举,还是消费市场的应有之道,需要管理部门首先从源头上理清。不然,难免会像过去那样,一说要提振消费市场,就对夜间经济网开一面;一说要整顿环境,就不问青红皂白拿夜间经济下手。

所谓“风来了催着起飞,风停了盲目关停”。诸多问题仍值得追风者用心思量。


本文链接地址:苏州姑苏八点半,通过夜经济能使经济复苏吗?【转载】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